2020年11月14日,由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通州區農業農村局、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農富通首席專家張天柱代表課題組發布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研究報告(2020)》(簡稱《報告》)。《報告》由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編撰,以期為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體系的建立提供理論參考與案例借鑒。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的重要抓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提出“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大力培育新型服務主體,加快發展‘一站式’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在當今的背景下,發揮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作為農業經濟發展中的粘合劑作用,有助于把農業發展所必須的人力、資本、技術等引入到農業的生產過程,是發展現代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研究報告(2020)》
《報告》分為七部分,第一章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主要闡述發達國家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研究現狀,第三章為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政策導向,第四章為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現狀;第五章為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典型案例解析;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對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未來發展方向及發展對策進行深入分析。小編梳理了《報告》的內容,將幾大內容板塊簡要概述如下。
板塊一:基本概念
該板塊提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概念是指貫穿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各環節,為農業生產、農業生產組織和農業生產相關的其他經濟組織提供中間服務的產業,并圍繞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特征進行了梳理,提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意義在于作為農業經濟發展中的粘合劑的作用。
板塊二:發達國家研究現狀
該板塊主要介紹了美國、日本、韓國、荷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組成及其現代農業服務業的發展特點,得出借鑒經驗。
板塊三:我國政策導向
該板塊圍繞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政府政策引導和服務規范標準進行了詳細總結,政府政策引導包括國家級及省級兩個層級,農業生產性服務規范標準也相應的有國家級和地級兩個層級。
板塊四: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
該板塊對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現狀的發展特點、發展模式和發展問題分別進行了詳細梳理。
板塊五:典型案例解析
該板塊通過對全國八個不同省市農業生產性服務企業及組織聯盟的概況、運作模式、取得成效的進行了詳細介紹,分析總結出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不同的運作模式,如“聚資源”、“建網絡”、“全托管”模式、村企合作經營委托方式服務、土地流轉、企業規模自營、互聯網一站式服務平臺、O2O模式運營、MAP模式等。
板塊六:未來發展趨勢及發展對策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鄉村產業的增長亮點,并呈現出順應新時代新要求演變的發展趨勢。并提出中農富通關于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模式探索--農業奧特萊斯。在發展對策中,提出要注重處理好服務體系當中的幾個關系、理清服務組織升級路徑、創新完善農業服務體系。
《報告》的發布為我國各地政府及相關企業提供一個了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進展的窗口,也為地方政府指導各地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決策參考和借鑒,并通過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案例總結客觀定位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對策。
農業規劃咨詢:市縣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農業發展戰略研究、都市農業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規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田園綜合體、國家農業公園、農業產業集群、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農業農村投資機會研究、涉農企業戰略咨詢、農場園區企業管理咨詢等業務。
聯系方式:025-69853799、1599637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