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由北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主辦、中農富通公司(簡稱中農富通)承辦的“2015農業科技與產業創新(北京)高峰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著名經濟學家、農業專家,科技部、農業部、駐華使館等專家教授、相關部委領導、農業參贊,以及北京市、其它省市領導等幾十人齊聚一堂,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農業科技與產業創新”主題,共同探討現代農業科技發展。
農業是人類最古老、最基礎的產業,而互聯網產業是新興的前沿產業,這一老一少的相加與融合將會給我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新發展、給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本次論壇的目的并不是給出正確的答案,而是要找出正確的問題,其意義在于啟迪和引導大家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重新思考和找尋我們企業自身創新發展所面臨的真正問題。
接下來,讓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各領域的大咖們是如何看待“互聯網+農業”這一新機遇的:
柯炳生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
從宏觀的層面來講,我國農業發展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即如何用越來越少的耕地、越來越少的水資源、越來越少的農業勞動力生產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農產品。隨著人都不斷的增加,我們對農產品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對農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所以對農業企業、農業就業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宏觀機遇,但是能不能抓住機遇,這取決于每一個企業創新的能力、對市場的把握等等。
從技術層面來講,如何推進未來現代農業的發展,我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科技是值得特別關注的,就是:生命科學、工程科學,還有信息科學,要說成“化”的話,就是生物化、機械化、信息化。
信息化也就是“互聯網+”。“互聯網+”是一個非常新的技術領域,在農業上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對農業的應用應該說是方興未艾,我想有很多方面、有很大的潛力值得在座的企業家和科學家們結合,一起研究發掘,通過這個促進現代農業不斷發展,真正地使得整個國家的產需供求關系等等得到更好的平衡和滿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企業也一定能夠不斷發展。
孫曉華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關于“新常態下的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的發展之路”,我從工商聯角度、從對民營企業關注的角度談談我的認識,也可以說是建議。
第一,建議我們做農業產業的企業或者龍頭企業堅定信心,不斷追求或者不懈追求。
第二,建議把握機遇、拓寬思路。何為“互聯網+”,我認為從移動互聯網的六大特征來說可能全面一點,即網絡價值化,數據資產化,一切互聯化,安全核心化,生態重構化,虛實結合化,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要結合起來.
第三,優化品質、增強實力。我們做農業產業的一定要把質量像對待生命一樣,這樣才能越走越遠。
第四,加強聯合、協同發展。21世紀的商業模式,簡單地說就是叫協同發展。民營企業到現在單打獨斗的時代應該結束了,我們應該重新整合一下,擴大規模,企業聯合、組建一個大的企業集團,以提升我們的競爭力。
劉堅 農業部原副部長、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產業之間在融合、在疊加,在催生新的產業,我們農產品加工企業也是跨行業的,它就會催生很多東西。
什么是產業鏈思維?就是從生產到消費者上全構成的縱向思維。我們要高度重視縱向的產業鏈思維,要把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從生產的角度看,產業鏈的不完整是制約當前我們農業產業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正因如此,用產業鏈的思維是提升我國農業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是增加農民收入的節點,是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我們從事農業產業化的企業、我們農產品加工協會,一定要仔細分析研究每個產業鏈的薄弱環節,從抓薄弱環節入手來帶動整個產業發展。經濟學上的短板理論同樣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理論。
Mr. Norbet Paluch 法國駐華使館科技參贊
與大家分享一下氣候變化與農業的關系。生態農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的目標是協調農業與環境來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生態農業的體系主要是基于作物間相互的積極作用。
吳清海 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歷史上的承德曾以皇家農業文化而著稱,如今的承德迎來了現代農業加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隨著國家“五位一體”、“四化同步”、京津冀協調發展戰略的推進和實施,承德經濟社會迎來了高點起步、綠色崛起的歷史機遇。承德的現代農業迎來了加速發展的春天,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優質的要素。
“天時”是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為承德發展現代農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新的歷史機遇。“地利”是指承德有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人和”是指京津農業合作的良好基礎和境內現有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為承德加速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未來的承德將再服務京津,著力建設六大綠特產品供應基地。一個是建設京津特色果品基地。二是建設京津綠色蔬菜基地。三是建設京津冀安全畜產品基地。四是建設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五是建設皇家農莊產業基地。六是建設生態農業旅游基地。
京津冀一體化曾為承德發展帶來了無限生機,也為在座的各位提供了一片大有可為的空間,在此代表市委市政府誠摯的邀請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到承德考察指導投資興業,我們將為你們提供更好的、更優質的服務。
俞麗萍 羅斯柴爾德銀行大中華區總裁
在去年3月份的時候,羅斯柴爾德和中國的兩位合作伙伴,在習主席出訪法國期間,在農業部的支持下,簽署了一個“農業并購基金”的合作協議,這個基金旨在幫助中國的農業企業提升農業產業升級,提升我們消費品的升級換代,包括剛才講的一個大的概念,互聯網+、現代農業,都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支持。
怎么把中國農業的現代化提升上去,這個里面金融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提升中國農業企業并不是在中國境內農業企業之間搞一個互聯網,很多互聯網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發展都是得到了國際資本的支持,都是得到了國際金融企業、金融集團對它本身很好的市場定位。
大集團的發展,除了本身內生增長的方式,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通過并購行為,通過正常的并購行為讓一個企業能夠實現飛躍。現在整個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包括各路政府的政策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是非常開放的態度,特別是對那些有技術、有品牌、有網絡,而且有上游資源的企業并購是非常支持的,其實農業的并購始終有國家農業戰略的支持,我想農業的并購也會得到各個金融機構的支持,還有一些新興出來的農業并購基金都會支持。如果未來沒有大型并購,中國農業企業走出去還會處于非常弱勢的地位,“走出去”路很漫長,但是前景非常廣闊。
希望中國的農業企業在未來的國際化戰略上、在國際市場能夠和金融類企業、資源類企業有更多的交易,羅斯柴爾德可以在里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加2015農業科技與產業創新(北京)高峰論壇的中外嘉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