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南京市現代農業示范園現場推進會成功召開,推進會上,南京市“農園通”公共服務平臺正式發布。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顧正良、一級調研員張永青;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農富通首席專家張天柱;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薛欣艷;南京市各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及市級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參加會議。


推進會上,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薛欣艷發布了南京市“農園通”公共服務平臺。薛欣艷所長從建設背景、基本內涵、服務體系、年度計劃等方面向與會人員詳細介紹了“農園通”平臺。

什么是“農園通”公共服務平臺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為適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服務于市域農業園區的發展,提出建立南京市市級農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即農園通。
農園通以市域農業園區為服務對象,以政策引導為動力,以綠色發展為目標,以信用建設為支撐,以技術創新為手段,集聚農業園區發展資源要素,融合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現代金融等科技手段,建立集政策信息、專家咨詢、市場合作等服務于一體的信息化服務平臺;對構建服務鏈、優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利益鏈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

運營單位
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南京中農富通)作為“農園通”平臺的線上線下運維方,是集科技、專家、品牌、園區運營等資源于一體的農業高科技團隊,擁有國內外1000余位科研院校資深專家資源,能夠全面覆蓋農業各個領域,在平臺中為園區的發展提供咨詢與技術指導。
此外,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優中選優、精益求精,為平臺注入200+優質農業服務企業資源,為農業園區快速對接涵蓋前后端各項業務合作。
在此次推出的“農園通”平臺中,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加入了“農業奧特萊斯”這個概念,能夠為各園區提供產品交易、信息交流、科技金融服務、品牌培育、會展交流、培訓教育等方面服務。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農富通首席專家張天柱就“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理論與實踐”這一課題對與會人員展開專題培訓。

張天柱教授從農業園區發展的政策背景、社會經濟發展基礎條件、農業生產基礎條件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背景。隨后,張天柱教授講解了什么是農業園區、農業園區發展階段及特點、發展的理論依據、趨勢與方向以及目前農業園區的發展現狀、問題及解決對策。張教授指出“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方向是科技化、生態化、品牌化”。

張天柱教授向與會人員分享了國內外農業園區發展的實踐案例,張教授表示“新興農業業態不斷涌現,農業發展邁入新時代”。最后,張天柱教授分析了南京市現代農業發展概況及南京市現代農業園區功能定位,分析了南京市農業產業相關支撐體系。
此次培訓,張天柱教授充分展現了中農富通30多年來在農業行業的實踐經驗積累,通過展示中農富通的落地項目、強勁的科技水平,向與會人員展示了中農富通強大的農業規劃、農業科技實力,引起了參會人員的熱烈反響。
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顧正良首先肯定了“農園通”平臺搭建的必要性,隨后各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及市級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保持高度重視,進一步完善園區管理組織架構,統一推進園區建設,結合南京市“農園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成效,為南京市各農業示范園區提供專家服務和市場心理支撐,努力打造農業奧特萊斯示范點。

本次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現場推進會上,與會領導及各園區負責人對中農富通的各項實力表現出了強烈認可,也表示會全力支持“農園通”平臺的各項工作。
接下來,南京中農富通將進一步推進南京市“農園通”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做好平臺的運營維護,幫助南京市農業園區實現政府、園區、專家、市場等信息資源的高效對接,為各農業園區營造更便捷、高效的發展環境。
農業規劃咨詢:鄉村振興示范區規劃、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田園綜合體、特色農產品品牌規劃、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村一二三融合發展示范園/示范區、鄉村體系/村莊、農民豐收節策劃落地、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等。
聯系方式:010-62335590、13021107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