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園區是南京市發展綠色都市農業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從2007年開始,南京市組織開展了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工作,現有41個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為了幫助園區的提檔升級,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特委托中農富通編制《南京市農業園區發展研究報告》,以期從產業發展路徑、園區發展模式、保障措施等多維度為南京市農業園區未來三年的發展做統籌謀劃。
9月8日,中農富通團隊開啟了六合區域內現代農業示范園的調研工作,此次六合區農業園區調研由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薛欣艷、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園區規劃事業部副總經理趙嬋璞帶隊。
上午,六合區現代農業園區座談會在六合區人民政府局會議室召開,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六合區農業農村局領導出席;中農富通調研團隊及六合區九大農業示范園區負責人出席會議。
會上,各園區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目前園區的發展情況、園區內業態、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訴求。

下午,調研團隊分為兩組,分別來到了龍袍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橫梁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開展進一步走訪調研。
調研1組在市農業農村局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了龍袍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龍袍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于2009年開始建設,是六合區蔬菜種植規模最大的農業示范園,園區主導產業為蔬菜產業,是江蘇省 “菜籃子”工程永久性蔬菜生產基地之一。園區已建成3000畝蔬菜種植設施,玻璃溫室1萬平米,連棟大棚3萬平米,“8332”鋼架大棚 1000畝。

調研組首先來到園區的蕊菜合作社,了解到合作社生產基地為長江沖積平原,沙性土壤,非常適宜葉菜種植,但目前合作社種植的多以茄果類、瓜類、蘿卜等蔬菜為主。受建設用地指標的制約,園區尚未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庫、蔬菜加工包裝車間等。


隨后調研組來到園區的南京東晨鴿業有限公司,其創新構建“公司+返鄉創業青年+農戶+合作社”發展模式,將利用雜交育種,培育出能徹底解決產蛋量低及留種蛋鴿不能分辨公母的自別雌雄系高產蛋鴿,推廣給返鄉青年、農戶進行養殖,公司進行統一銷售,以此帶動周邊人群致富。


調研2組來到位于六合區橫梁街道的橫梁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進行考察。
南京橫梁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與2015年經市政府批準成立。園區規劃面積約92820畝,空間結構為“一核、一帶、一片”(一核:農業科技服務大市場,一帶:沿東部干線現代農業發展帶,一片:生態休閑農業片區);功能分區為“一園四區”(一園:農業科技服務大市場,四區:優質糧油種植區、設施蔬果生產區、生態農業示范區、精品林果種植區),包含三友湖、鐘林、雨花石、黃中、四新、方山、王子廟七個村居,涉農人口約4萬余人。園區農業主導產業為經濟林果和優質稻米、畜禽養殖三大產業。
調研組首先來到艾津農業,艾津農業主要致力于農業社會化服務和打造高端優質稻米兩大業務板塊。2013年艾津農業開始做植保社會化服務,2014年成為南京市第一家無人機植保服務公司。隨著大疆無人機技術的成熟,現在一個小時可以作業80-100畝,全天正常水平300-400畝。到今年為止,服務水稻小麥面積每年都在16萬畝以上,且南京每個區都有服務點,成功打造“艾津歐標”知名稻米品牌。艾津未來3-5年將配備智能化機械設備,打造5G農場。



隨后,調研組來到蘇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其以水果種植為主,主要種植梨、桃、葡萄。全園區面積達1500畝左右,和南京農業大學以及江蘇省農科院合作,積極研發新品種。
目前園區總投資7000-8000萬,基本上為露地栽培。據了解,“陽光玫瑰”這種葡萄品種今年在全國其他地區12天就銷售一空,銷量達10萬斤。人員成本高是公司目前最大的問題,因為水果必須人工采摘,果樹也需要不斷嫁接,而年輕人很少愿意做農業,年老的效率不高。

最后,調研組來到已經涉農11年的綠航農業,主要以獼猴桃種植為主。園區總面積達1000畝,獼猴桃種植面積500畝。獼猴桃銷售與中石化和郵政合作。中石化是線下在加油站售賣,屬于供貨商制;郵政銀行是與線上郵樂購合作。園區還有部分蔬菜種植,配送至中小學食堂,以及做休閑農家樂。



接下來幾天,中農富通調研團隊將繼續深入六合區其他農業園區走訪調研。中農富通將通過此次對南京41家現代農業園區的全方位調研,對南京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形成更為深層系統的認知,為將來園區提檔升級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為未來服務南京市域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珍貴資料。
農業規劃咨詢:鄉村振興示范區規劃、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田園綜合體、特色農產品品牌規劃、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村一二三融合發展示范園/示范區、鄉村體系/村莊、農民豐收節策劃落地、農業嘉年華、農業奧特萊斯等。
聯系方式:010-62335590、13021107292




